阅读历史 |

第146章 人算不如天算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陛下!陛下!”见多识广,经验老到的大内总管,此刻也有些无措。他大声喊着,手里更是忙碌着。用力掐着元安帝的人中,都快掐出了青紫的痕迹,却依然没有唤醒。“来人!快来人啊!”“快叫大夫!快点儿把大夫叫来!”到了这个时候,高忠良也顾不得会被院子里的人听到。他扯着嗓子大声喊着。但,外面的人,还在对峙着。部曲们不敢乱动,等着各家的主子过来。差役们则进退不得,只能僵硬地站在中间。倒是那几个太监、侍卫,听到动静,冲进了屋子里。“退下!”姜砚池开口了。他在沈婳面前是乖巧、听话的小侍卫,在宫中却是人人惧怕的疯子、大魔王。见到这位二十一郎,侍卫、太监们,都来不及去想“咦,这人不是死了吗”的问题。而是下意识地听从他的指令,“是!”几人答应一声,竟真的退了出去,还非常贴心的把门关上了。高忠良见此情况,一颗心,直往下坠。他整个人也从慌乱中清醒过来——其实,这些人,就算进来,也不是二十一郎的对手。高忠良看着这位小祖宗长大,自是知道他天生神力,还动辄发疯。发疯起来,神力翻倍,简直就是一场灾难。以一当十,轻松平常。以一当百,也不是神话。陛下,完了!“二十一郎,陛下确实对你有所亏欠——”高忠良非常干脆,没有说什么臣子就该对君王尽忠的大道理。他试着跟姜砚池打感情牌,“但,二十一郎,你从小就在宫里长大,陛下对你有抚育之恩啊。”“近二十年,陛下一直都把你当做亲生骨肉。他对你,甚至比嫡亲的侄儿都好!”没有元安帝,根本就宠不出骄纵跋扈、横行京城的姜家二十一郎!元安帝对姜砚池确实不够纯粹,存着利用的心思。但,元安帝对姜砚池的宠爱,也是实打实的,没有丝毫的掺假。“所以,我没有动手!”姜砚池开口了,他的眼神很冷,声音更冷。“我身染疫病,陛下只是把我丢在路边,没有直接赐死。”“如今陛下遭逢大难,我也只是站在一旁,没有出手报复。”姜砚池觉得,自己非常的公平、公正。别人怎么待他,他就怎么待别人。对元安是如此,对姜家亦是如此。他们都对自己袖手旁观,那他也作壁上观。他没有阴谋陷害,所有的谋划都是可以摆在明面上、可以任由选择的阳谋。姜家会落败,究其原因,不是他的陷害,而是他们贪心不足,自己选了这条路。元安帝呢,也不是被他姜砚池气到吐血、卒中。他不会落井下石,却也不会以德报怨地帮忙。“陛下让我自生自灭,我也换陛下一个听天由命。”姜砚池淡淡地说着,丝毫没有愧疚、抱歉。他和元安帝,真的恩怨两清了!高忠良却有些急,怎么能这么算?陛下除了对姜砚池有恩,他还是皇帝啊。臣子对皇帝尽忠,不是天经地义的嘛。姜砚池似乎猜到高忠良会这么想,他勾了勾唇角,笑意却并没有延伸到眼底。818小说“好吧,我到底是做臣子的,不会对陛下如此不敬不忠。”“高总管,我已经联系了安西节度使冯将军,他的大军不日就会抵达仓州。”姜砚池的意思很明白:我虽然没有出手,但我帮陛下叫了援军啊。关键是,姜砚池告诉了元安帝一个真的不能再真的情报。只要元安帝能够撑住,只要一天,援军就会赶到。到那时,他依然能够当个手里有兵的皇帝。那些世家,应该也会重新效忠。高忠良眼底闪过一抹惊喜。真的有援军?冯龟年的大军真的能够赶来?二十一郎到底是二十一郎,他确实不会对陛下赶尽杀绝。只是——高忠良又看向了沈婳。这位小公主,可不像二十一郎。陛下对她没有任何抚育的恩情,还有着赐死的“仇恨”。

而二十一郎,似乎还听命于她。这……她,会不会对陛下下杀手?“放心吧,我不会杀他的。”“他再昏聩,再不慈,也是我的生身父亲。”“再者,他还给了我万年公主的封号,虽然我并不稀罕!”沈婳捕捉到高忠良试探的目光,嗤笑一声,说道:“他不配为人父,我却还是个讲究礼义廉耻的人。”他畜生不如,我却是高贵的人。当然,这不是沈婳放过元安帝的真正原因。死了算什么?活着才是真受罪呢。尤其是一个中风的人,半身不遂,连生活都不能自理。这样的残废,叛军都懒得杀。沈婳作为元安帝的亲生女儿,更不会傻乎乎地背负“弑君弑父”的千古骂名。把元安帝坑到“求生不得求死不能”的境地,就算是报了仇。另外,元安帝日后的生活,也是一种复仇——活受罪,就当是这些年小公主在冷宫受到的磋磨的“回敬”!“我与元安的恩怨,就此了断。”沈婳抬起头,郑重地说道,“自此以后,我与他互不相欠!”沈婳又在心里默默对原主说:小公主,你应该也会同意吧?可惜,原主的残魂彻底消失了。沈婳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,为她复仇!……看到高忠良千恩万谢的模样,再看看元安帝半死不活的惨状,沈婳没有继续停留。说两清,就是两清了。没必要再纠缠。沈婳要做的事还很多。最为关键的是——几大世家的郎君们赶了来,散关的郑启也出动了。还有京城的阿史那雄,中毒后醒过来,也率领残部朝着仓州而来。再加上一个冯龟年,好几路人马,即将在仓州聚集。“是非之地,咱们还是赶紧离开吧。”沈婳这般对姜砚池说道。此时,两人已经悄然离开了县城,站在官道的路口,准备去跟娘子兵汇合。姜砚池的耳朵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