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(1 / 2)
“可以的。”姜满笑笑,“哥你去吧。”
大门开合,客厅静寂下来。
姜撞奶跳上沙发,拱起姜满的胳膊窝进怀里,姜满形成了肌肉记忆,从猫脑袋撸到尾巴尖,循环往复。
抱了一会儿,他还是拿手机进卧室,缩进衣帽间里了。这毛病是从沈北回来后新添的,遇到事就想往犄角旮旯里钻。
随手点开一个电视剧当背景音,姜满陷入久久的放空。
袁亭书还活着。
这意味着他不是杀人犯。他稍稍松一口气,负罪感刚减轻些,恐惧便如藤蔓缠绕过来。
以他对姜项北的了解,尽管和袁亭书是朋友,在没经过他允许的情况下,绝对不会将地址泄露给袁亭书。
可即便这样,还是被袁亭书找上门。
姜满不禁毛骨悚然。
袁亭书的手能伸向任何一座城市。昨天溜门撬锁进屋来,今天借口送猫,明天呢?袁亭书那种人最会死缠烂打,他该往哪里逃?
他扯了扯嘴角,活了这么大,竟然脆弱得像一片浮萍。
电视剧演至高朝,男女主分手,女主哭着跑路,被男主追得慌不择路,姜满烦躁地拖动进度条。不过是分个手,对方有权有势又怎样?
拇指戳在屏幕上,视频暂停了。
他和袁亭书只是谈了一场畸形的恋爱——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认为在和袁亭书谈恋爱。
不过是分手的场面过于惨烈,他凭什么要逃?
大门响了,姜满主动走出去,跟姜项北说:“哥,我想去你说的福利院看看。”
姜项北一惊:“你确定?”
“确定。”姜满开玩笑说,“那些小孩可能需要我。而且我不能一直当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吧?”
“你长大了。”姜项北嗓音柔和些许,“明天上午我来接你。”
转天是个大晴天,姜项北把车停进福利院的车场,给姜满打预防针:“院里孩子或多或少有身体上的残缺,说话方式和普通小孩不同,也许词不达意,你别往心里去。”
“没事哥,我心大着呢。”姜满拎起盲杖开门下去,“我尽量像朋友一样跟他们相处。”
“那样最好。”姜项北拉着他的盲杖,“记住,不要向他们承诺任何事情。”
姜满似懂非懂地点头。
“——姜总来啦!”老师们看见姜项北出来迎接,视线落在姜满身上,“这位是?”
姜项北退后半步让出姜满,说:“这是姜满,对益智玩具很有研究。我特意请他来,给孩子们讲讲这些玩具怎么玩更有意思。”然后对姜满说,“从左到右依次是王老师、李老师、周老师和刘老师。”
姜满笑着和她们打招呼。
一听姓“姜”,再看那稚嫩的脸和干净的气质,无需多说,便知道也是姜家的少爷。只是手里拄着盲杖,多少有些可惜了。
老师们平日里习惯照顾残障人士,对姜满像对待健全人一样,寒暄几句后,带两人进了教室。
孩子们认识姜项北,一窝蜂涌上来喊“姜叔叔”。
玩具摞在教室一角,有些拆开了,有些没拆开,姜满请老师帮忙拆开所有的包装,坐在椅子上一样一样摸索。
密码机、四子棋、口算机、井字棋、触感魔方、积木、智能军棋——多是市面上常见的儿童玩具。
来时听姜项北说这里的孩子有身体残缺,姜满把玩具按照所需要的感官分类,请老师分发给相对应的孩子。
孩子们认生,一开始只敢远远地看,直到一个小男孩踉跄走到姜满身边,拽姜满的裤腿:“哥哥……”
姜满伸手一摸,小男孩的个子只到他的腰,不知多大年纪,肩膀又瘦又单薄。他蹲下来捏捏男孩的脸:“什么事?”
“你的眼睛被抓走了吗?”
姜满惊诧又难受,真切体会到姜项北那番话的含义。他努力忽视不悦,笑着说:“是呀,我看不见,但我玩游戏很厉害的。想不想学魔方?”
男孩年龄应该很小,问道:“魔方是什么?”
姜满不动声色确认男孩手臂和双手健全,拧动魔方讲解说:“通过转动,将颜色相同的方块凑到同一面就胜利啦。”
男孩接过魔方,吭哧吭哧地拧,不时发出疑惑的声音。
姜满听得一笑,慢慢念口诀:“底棱归位定基础,中心对色莫偏离,边块对齐搭桥梁,一层稳固再向上……”
念着念着,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真“长大了”,至少完全脱离了学生和孩子的范畴。
小时候他有父母精心抚养,长大了有两个哥哥事无巨细地照看,上学时更是人缘好的不得了,基本没有落单的时候。
他是大棚里没经历风雨的蔬菜,这辈子总得走出大棚闯一闯。
小孩都拿到了玩具,也听懂了玩法,教室里热闹起来。姜项北坐到姜满身边,低声说:“袁亭书的事我都知道了。”
姜满一顿,默不作声地玩单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