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496节(3 / 3)

加入书签

而主签订盟约的,肯定更多,借口也很好找,现阶段还是要经略河西,稳住辽人,等到国力强盛了,再行北伐不迟。

听起来确实有几分道理,却恰恰是令敌人重新壮大,一时软弱,来日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,用将士的鲜血才能挽回。

不过单就这些理由,只会激发争论,难以挽回大局,所以狄进借着萧耨斤信件所言,顺势道:“然辽人太妃既有和谈之意,又言明岁币可以商量,我朝礼仪之邦,也可少收取辽人一些钱物,展现泱泱之国的气度!”

刘娥这回都是真的怔了怔:“依你之意,此番要契丹予我朝岁币?”

“当然!”

狄进道:“昔日辽军兵进澶州,威胁我朝国都,先帝不愿生灵涂炭,本着罢战求和的原则,许以岁币,安抚外夷!”

“如今我朝天军进涿州,大战不退,数月而还,更有精骑直逼中京,辽庭颤栗,现辽人求和,自是他们许以岁币,以求太平!”

“不然,岂有强国向弱邻委曲求全之理?”

殿内再度一静。

左史是起居郎,负责记录天子日常言行,刘娥为执政太后时,也有史官记录,但此时并不在殿上,唯有内侍伺候一旁。

但即便是这些内官,听惯了朝堂上的风波,都觉得大开眼界。

辽向国朝献岁币?

这以前想都不敢想啊!

刘娥却马上反应过来,这从某种意义上,还是拒绝盟约,只是此法更方便堵住朝堂上下的嘴,更有利于为之前的北伐正名,颔首道:“狄卿所言,可至朝会详议!”

狄进起身行礼:“谢太后!”

刘娥则摆了摆手,收回信件后,继续道:“机宜司近来多有奏劄,提及民间结社‘组织’,在京师兴风作浪,图谋不轨,狄卿可知详细?”

狄进重新坐下:“禀太后,‘组织’正是臣在调查辽人谍探势力‘金刚会’之时所发现!”

刘娥露出兴致:“仔细讲讲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